關注民生 服務社會 發(fā)掘真相 傳播價值 感謝您瀏覽江蘇蘇訊網(wǎng)。 歡迎投稿:郵箱724922822@qq.com 客服電話:025-86163400 18061633398

一條地鐵線,為何“牽動”一座城?

2025-08-07 10:26 來源: 中國江蘇網(wǎng) 編輯:玖柒六 瀏覽量:0

8月6日上午7時,家住江寧水閣路、在北京西路省電力大廈上班的小林走進吉印大道地鐵站,正準備按慣例開啟他每天的“換乘上班模式”:乘S1號線到南京南站,換乘3號線到雞鳴寺站,再轉4號線到龍江站,全程要個把小時;沒承想站臺電子屏上線路圖閃爍著新的光點,一瞅,5號線開通了,從吉印大道直達方家營,無需換乘,只消半小時,不由得喜上眉梢。

昨天,南京地鐵5號線沿線像小林這樣喜出望外的市民可謂數(shù)不勝數(shù)。當日,大體呈西北—東南方向貫通南京城的5號線正式全線運營,不僅給沿線百萬居民帶來利好,還將帶動南部新城開發(fā),推動下關濱江、山西路—湖南路復興振興。

一條“百萬級人次”客流走廊

早晨7點一刻,5號線江寧吉印大道站5號口已聚集了不少“首批乘客”。剛從方家營站坐完全程到此的張師傅打開手機給朋友看照片,慶幸地說:“昨天要不是兒子刷到5號線開通的新聞,我肯定會錯過今天這班首發(fā),這可是我們老下關盼了近十年的地鐵線!”

由于地鐵5號線全線開通的信息前一天晚上才發(fā)布,許多市民還不知道這一喜訊,記者一早體驗5號線,乘客不是很多,從江寧到主城各站,乘客都有座位,只有兩三個人站著。直到夫子廟站,人才多起來。到上海路站時,2號線在此換乘,站臺才出現(xiàn)早高峰;云南路站換乘4號線,5號線上上下下的人也很多,此后直到下關方家營站,列車一路疾行,全程1小時左右。

在方家營站,早上剛過5點,天剛蒙蒙亮,就有十幾位市民等在站臺前了?!敖K于通了,我激動得整晚都沒睡好,起來好幾次!”方家營站一居民說,老下關背靠主城、面向長江,主城來的道路到了這里就成了斷頭路,地鐵7號線、3號線又從外圍繞過了,“有了5號線,直達市中心,下關到哪都方便了,不再是‘被城市遺忘的角落’!”

5號線經(jīng)過的光華門地區(qū),同樣填補了“地鐵空白”。在石門坎、光華門站,陸續(xù)上來不少老年人,一位從熊貓廠退休的劉大爺告訴記者,這一地區(qū)幾條地鐵線都不經(jīng)過,到新街口要倒兩三趟公交車,“現(xiàn)在好了,坐上5號線,到市第一醫(yī)院、省中醫(yī)院,都很方便,一車直達!”

從吉印大道站到方家營站,5號線全長37.4公里,全部為地下線,不但填補了下關濱江、光華門這些地區(qū)的“地鐵空白”,還打通了開發(fā)中的南部新城,以及東山老城、九龍湖片區(qū),江寧這些片區(qū)到主城的通勤時間縮短至30分鐘。

不僅如此,5號線從西北往東南斜插主城,一條線串起了南京大多數(shù)地鐵線?!坝绕湓诔鞘兄行牡貐^(qū),作為骨干線的5號線與1號線、2號線、3號線、4號線四條骨干線都能換乘,是南京唯一與這四大骨干線都能換乘的地鐵線?!?南京城市與交通規(guī)劃研究院董事長楊濤說,由于這些骨干線多數(shù)擁有或規(guī)劃“(日)百萬級客流量”,如今通過5號線實現(xiàn)了“大團圓”,城市經(jīng)由地鐵實現(xiàn)交通“大進大出”、綠色出行,有利于保護老城,更好銜接城市核心區(qū)和外圍新城,對于強化新街口、夫子廟等核心商圈地位,推動三山街、山西路、南部新城等城市次中心的形成,意義重大。

一條縱貫古今文化長廊

隨著南京地鐵“奔跑”速度越來越快,科技化步子越來越大,地鐵有了一批忠實的“鐵粉”。每逢新線路開通,他們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(xiàn)場,打卡每個站點,拍站廳設計,有的還在現(xiàn)場開直播。

“就像開盲盒一樣,不知道下一站能帶來怎樣的驚喜!”在大校場站廳里,記者偶遇退役老兵徐福庚?!?號線剛開通,趕緊來看看,今天爭取把每個站都跑一遍!”1小時后,徐福庚向記者發(fā)來他拍攝的各站點的幾十張照片,可謂一站一風情、站站不同樣——

虹橋站是南京罕見的“無柱車站”,穹頂設計模擬星空,每當夜幕降臨,站廳內(nèi)星光點點,仿佛置身浩瀚宇宙。墻面的浮雕壁畫,中山碼頭、揚子飯店等鼓樓濱江的歷史地標躍然墻上,行走其間,仿佛在歷史與現(xiàn)代的交織中穿梭。

青春廣場站位于中山北路和山西路交叉口,站內(nèi)墻壁和結構柱描繪了從晚清至現(xiàn)代的女性畫像,用不同藝術場景展現(xiàn)時空變幻,折射社會歷史文化變遷。

光華門站提取南京明城墻和城門元素,在站廳中間做了拱形造型,色彩上米色與白色融合,車站拱形頂部高4.3米,市民游客仿佛置身于一連串城墻門洞里。

乘坐5號線有如穿行一條文化長廊,從下關、山西路到夫子廟,將六朝石刻、明城墻磚、民國建筑等與百姓當代生活“編織成網(wǎng)”,站點成了文旅融合節(jié)點,地鐵成了凝聚歷史和文化的“流動博物館”。

在夫子廟站,設計方不僅采用鑲嵌玻璃工藝,精致地重現(xiàn)《紅樓夢》主題藝術墻《除夕夜宴》經(jīng)典場景,還把考古發(fā)現(xiàn)的一條近千年的古道“原封不動”地展陳,市民游人出站前往科舉博物館時可以瞻仰這個古代遺址,一眼千年。

記者現(xiàn)場看到,這條古道靜臥在6號出口旁,主體為青磚側立錯縫鋪砌,道路中縫、鎖邊石及路溝,就像現(xiàn)在道路上的那些配置一樣,中間的護欄、兩側的排水溝等,一應俱全,與站廳里穿梭的人群、站廳往下一層飛馳的地鐵列車,形成了時空交響。

“通勤路上,多了份文化驚喜!”市民王先生點贊說,把文物“搬”進地鐵,為市民游客打造了“觸手可及”的歷史文化體驗,讓文物在地鐵里“活”了起來。“大開眼界!這是一場現(xiàn)代交通與古代歷史的神奇邂逅。”

一條城市發(fā)展大動脈

地鐵不僅是客流走廊、文化長廊,還是發(fā)展動脈、城建坐標。利用5號線規(guī)劃建設,沿線各站點加大TOD開發(fā),推動老城更新,成為所在板塊崛起和地區(qū)振興的強引擎。

在南部新城大校場站,華東最大的萬象城,已開始安裝外立面幕墻。該項目結合地鐵5號、10號線站城一體開發(fā),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,地上六層、地下四層,以12米寬空中連廊相連,配建特色街巷、開放式文創(chuàng)街區(qū);地下設有大型商業(yè)通廊和多個下沉式廣場,連同機場跑道公園、冰立方中芬合作交流中心等公共建筑,帶動整個南部新城開發(fā)。

夫子廟—三山街商圈由于5號線開通,加上已開通的1號線、3號線,匯聚全城各個方向客流。在5號線夫子廟站,南京市中醫(yī)院搬遷后建設科舉博物館二期,結合地鐵站點一體開發(fā),地下建成300多個停車位,地上打通從泮池、明遠樓到飛虹橋的科舉文化軸線,形成夫子廟便捷的北主入口;三山街地鐵站在建康路上開發(fā)1萬平方米臨街,把水游城、萬象天地等綜合體連成片,打造“三山街—夫子廟”活力中心區(qū)。

5號線開通,將給長期沉寂的山西路—湖南路商圈注入新活力。雖然山西路廣場改造還有多個項目待建,但已竣工樓群,和遷建湖南路的青少年宮,已如“堆積木”一樣,把廣場“推”到城市面前??崆嗄曛行摹㈦u鳴湯包總店的火爆,彰顯了這一地區(qū)的商業(yè)潛力,眼下,中環(huán)國際廣場正改造以“酷娛”為主題的青年綜合體,投資2億元保護改造的軍人俱樂部項目一期工程已啟動,主打文藝懷舊風,打造白領們“日咖夜酒、微醺社交”場所。

為振興濱江,5號線在“彈丸之地”的老下關設置了鹽倉橋站、下關站、靜海寺站、南京西站站、方家營站5座地鐵站。隨著浦口火車站成為網(wǎng)紅,從中山碼頭坐輪渡賞夕陽、吹江風的輪渡游越來越熱。為“截流”這波流量,下關正對全長2.8公里的濱江路出新改造,串起大馬路、電廠公園、鐵路棧橋遺址、映虹橋等景點。在方家營、下關站等站點,多個商住一體的TOD項目已經(jīng)開發(fā),和記洋行等歷史建筑正在保護利用。

“地鐵對于城市開發(fā)的拉動,在新城和老城有不同‘打法’?!睏顫J為,對于南部新城、東山新主城來說,地鐵站點可以布局大體量的綜合體、商業(yè)街項目,但對于山西路、老下關和中山北路沿線來說,應更多地進行地塊激活、城市更新,要相信地鐵大流量、便捷性交通的喚醒和滋養(yǎng)作用,綿綿發(fā)力、循序漸進,依托這些地區(qū)的歷史積淀和商業(yè)基礎,相信一定會迎來全面振興之日。

新華日報·交匯點記者 聶偉 顧巍鐘

實習生 何千晨 顏澤宇

原文地址:https://jsnews.jschina.com.cn/jsyw/202508/t20250807_s6893e5bae4b073aed0a2b484.shtml
江蘇蘇訊網(wǎng)客服:025-86163400
【責任編輯:陸超】

江蘇蘇訊網(wǎng)版權及免責聲明: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江蘇蘇訊網(wǎng)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如因作品內(nèi)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的,本網(wǎng)按規(guī)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,請致電025-86163400 ,聯(lián)系郵箱:724922822@qq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