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注民生 服務社會 發(fā)掘真相 傳播價值 感謝您瀏覽江蘇蘇訊網。 歡迎投稿:郵箱724922822@qq.com 客服電話:025-86163400 18061633398

解決民生問題要在“電視問政”前

解決民生問題要在“電視問政”前
2020-09-14 16:16 來源: 編輯:供稿 瀏覽量:0

9月10日晚,山東廣播電視臺《問政山東》直播節(jié)目,問政威海市政府。節(jié)目曝光了4個問題:一是威海高鐵南站客運中心落成5年,汽車客運站仍未搬遷進駐,給有換乘汽車需求的旅客帶來很大不便;二是有關部門互踢皮球,電動車充電樁無法進小區(qū),15個政府部門聯合下發(fā)的文件形同一紙空文;三是同一部門三個科室互推責任,新建棚戶小區(qū)不通水電,百姓裝修拉起“蜘蛛網”;四是經開區(qū)一爛尾樓10年無人管,錢房兩空的老百姓投訴無門。(9月11日《人民日報》)

群眾的事是天大的事,群眾的利益無小事。這四個問題,每一個都關乎群眾的切身利益,都是群眾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。群眾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,不僅僅讓群眾的怒氣、怨氣上升,更是讓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變得不暢通起來,讓群眾認為政府不用心辦事,讓干部覺得群眾工作不好推動,問題的根源還是在干部的擔當作為能力不足,這就需要在解決群眾的問題上,干部要多一些“急切”心態(tài)。

近年來,“電視問政”成為了解決群眾難題的重要方式,也成為了疏通干群梗阻的重要舉措,當然“電視問政”的好辦法,如果只是臺上“辣味十足”,臺下“不見動靜”,這樣的電視問政,依然是一種擺設,依然是看著“熱鬧”,只是換一種方式的形式主義,只會更不得民心,對于這樣的電視問政要“零容忍”。

電視問政不僅在于“問政”,更在于“問質”“問效”,要在解決群眾的實際難題善下功夫,既需要領導干部重視,也需要基層黨員干部能夠把問題落實到行動上,才能夠把群眾焦心的事、煩心的事,都能夠解決好,才能讓“電視問政”這個平臺,成為倒逼黨員干部擔當作為的新模式,成為他們提升服務群眾質量的新探索。

俗話說:“上面千條線,下面一根針”?;鶎拥拿芏?,群眾的問題多,越是在這個時候,越是需要重視群眾的每一個難題,越是需要把工作做得更細、更實,當好群眾的知心人、貼心人和暖心人,增強群眾對黨員干部的信任度,讓干群的關系更融洽,更好地推動基層治理的工作。

“些小吾曹州縣吏,一枝一葉總關情。”事關群眾利益的事情,都需要黨員干部能夠放在心上,更需要想群眾之所想,急群眾之所急,不斷增強是使命意識和公仆意識,為群眾多想一些,才能在群眾的問題出現之初就能積極解決群眾的難題,化解群眾矛盾,提升群眾的滿意度。(作者:魏露)

江蘇蘇訊網客服:025-86163400
【責任編輯:陸超】

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江蘇蘇訊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本網按規(guī)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,請致電025-86163400 ,聯系郵箱:724922822@qq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