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注民生 服務社會 發(fā)掘真相 傳播價值 感謝您瀏覽江蘇蘇訊網。 歡迎投稿:郵箱724922822@qq.com 客服電話:025-86163400 18061633398

連續(xù)17年 鹽城教師給孤寡老人包粽子

連續(xù)17年 鹽城教師給孤寡老人包粽子
2020-06-25 11:11 來源: 編輯:現(xiàn)代快報 瀏覽量:0

(記者 姜振軍 通訊員 汪正清)眼看就到了端午節(jié),鹽城市響水縣陳家港中心小學的老師杜鵑一直心事重重,她惦記著鎮(zhèn)敬老院里40多名五保老人。讓她欣慰的是,雖然最近風大雨大,但她招募包粽子的信息還是得到了80多名志愿者的響應?,F(xiàn)代快報記者了解到,今年是杜鵑連續(xù)第17年組織愛心人士到敬老院包粽子,老人們早已把她當成一家人。

感動!志愿者風雨無阻慰問五保老人

6月23日,響水地區(qū)大到暴雨,并伴有五六級的大風。“雨下得這么大,估計今天沒有人來包粽子了……”吃過午飯后,陳家港敬老院的五保老人像往年一樣,翹首以盼,等待著愛心人士的到來,有的老人在小聲嘀咕。

“他們來了,又來了,風雨無阻!”下午3時許,10名志愿者驅車30多公里,冒雨從響水縣城趕到了敬老院。幸福路上賣衣服的程霞帶來了蘆葦葉子,熱心網友“四姐”帶來了糯米,愛心人士陳玉清帶來了咸肉和大棗。更加讓人感動的是,陳家港鎮(zhèn)中興村6組75歲的杜奶奶在無人通知的情況下,和兒媳開著三輪車趕到這里……

志愿者們將準備好的糯米、紅棗、粽葉、咸肉、花生米等都拿出來,開始包粽子。現(xiàn)場一位志愿者,名叫萬玉霞,她挽起袖子傳授大家包粽子的方法,杜大姐、陳大姐、劉大姐等人也紛紛挽起袖子,不甘人后包起了粽子。

和志愿者們一起來到敬老院的,還有陳家港鎮(zhèn)金港居4組村民陳樹標,他是響水縣文墨飄香藝文院創(chuàng)辦人,也是受到省表彰的“帶領技藝傳承、帶強產業(yè)發(fā)展、帶動群眾致富”的“三帶能人”,當天他不僅給老人買來了西瓜、香蕉、蘋果等禮物,還現(xiàn)場敲小鑼、打小鼓,激情演唱自編自導的《我們都是儂的好兒女》,祝福老人健康長壽,生活幸福。

“有的吃,有的聽,真熱鬧!”老人們聽得津津有味,交口稱贊。陳家港敬老院院長王信成也是忙里忙外,累得滿頭大汗,他動情地說:“杜鵑和她的愛心團隊已經連續(xù)17年為五保老人包粽子,事情雖小,胸懷無限,真是不容易啊!”

堅持!小學教師17年給老人包粽子

現(xiàn)代快報記者得知,今年51歲的杜鵑是本次活動的組織者,她是響水縣紅燭公益協(xié)會的會長,還是響水縣陳家港中心的一名小學教師。“我以前是學醫(yī)的,后來做了教師。”2000年,杜鵑從教師進修學校畢業(yè),那年她接觸到了陳家港敬老院,第一次在端午節(jié)給五保老人包粽子。

之后便一發(fā)不可收。“剛開始我老公和孩子會陪我來,后來學校的老師受我的影響也加入進來。”杜鵑說,因為每年幫五保老人包粽子的人越來越多,到了2015年,為充分凝聚社會愛心力量,她便牽頭成立了響水縣紅燭公益協(xié)會,現(xiàn)在擁有志愿者1200多名。

為什么起名紅燭公益協(xié)會?“紅燭點點暖夕陽,紅燭點點暖童心。”杜鵑說,愛心團隊里很多都是老師,還有公務員、老板、農民,大家利用空閑和節(jié)假日獻愛心。目前,愛心團隊先后幫助了300多名留守兒童以及近百名的困境兒童與紅燭愛心志愿者結對幫扶,向1000多位孤寡老人捐獻愛心物資30多萬元,成功舉辦志愿服務200多場次……

盡管愛心事業(yè)拓展了,但杜鵑每年都會記得端午節(jié)到敬老院包粽子,她惦記著那里40多位五保老人。“眼看就到了端午節(jié),外面風大雨大,敬老院的老人能吃到粽子嗎?”6月22日,她在微信群里發(fā)布信息,招募包粽子的志愿者,立即得到80多人的響應。經過篩選,她組織了兩輛車和10名志愿者前往陳家港敬老院。

“小小粽子粘著糖,吃過心里暖洋洋,如今咱的日子好,群眾生活無憂慮,感謝你們志愿者年年來……”6月23日傍晚,陳家港鎮(zhèn)敬老院的老人每人領到了6個粽子,吃過晚飯的陳爹爹一路哼著自編的小曲向宿舍走去。
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xdkb.net/p1/96556.html
江蘇蘇訊網客服:025-86163400
【責任編輯:陸超】

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江蘇蘇訊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本網按規(guī)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,請致電025-86163400 ,聯(lián)系郵箱:724922822@qq.com。

圖片新聞
熱點資訊
熱點聚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