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注民生 服務社會 發(fā)掘真相 傳播價值 感謝您瀏覽江蘇蘇訊網。 歡迎投稿:郵箱724922822@qq.com 客服電話:025-86163400 18061633398

北大2022級新生第一課開講 黨委書記郝平、校長龔旗煌送寄語

北大2022級新生第一課開講
2022-09-03 08:57 來源: 編輯:網易教育 瀏覽量:0

9月1日上午,北京大學2022級新生迎來“開學第一課”。其中,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以“傳承報國志,助推復興夢,做青春奮進的北大人”為題,為全體本科新生講授第一課;北京大學校長龔旗煌以“研在北大,志在家國——新時代北大研究生的使命擔當”為題為研究生新生帶來“開學第一課”。

郝平寄語本科新生將“愛國”作為畢生信念

郝平從北京大學124年的發(fā)展歷程講起,帶領大家從歷史脈絡中認識北大,進一步理解作為一名北大人應當具備的精神基因,并從中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奮斗坐標,“首先要學習和了解北大的歷史與光榮傳統(tǒng),特別是要學習和了解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、五四運動的策源地、最早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北京大學,在中國共產黨建立過程中所發(fā)揮的作用。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,將會對你們的一生產生重要影響。”

郝平在第一課講述了眾多知名學者,如厲以寧、王選、屠呦呦。還使用一組組數(shù)據(jù)說明北大師生在祖國發(fā)展過程中做出的突出貢獻,如23位“兩彈一星”元勛中有12位北大校友。同時,講述了北大師生的眾多“第一次”,如1965年,北大有機化學專業(yè)的季愛雪、邢其毅教授等人與中國科學院研究人員組成協(xié)作組,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了牛胰島素。

郝平指出,回顧近代以來北大創(chuàng)辦的緣起,和北大在許多重大歷史時刻做出的重要貢獻,充分說明了北大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相聯(lián),與祖國和人民同呼吸、共命運是北大人最鮮明的特征。

“大家今天成為一名光榮的北大人,就要時刻把‘愛國、進步、民主、科學’作為自己的座右銘,特別是要把‘愛國’作為一生的信念,把為國求學、為祖國和人民奮斗作為永遠的追求。”郝平說道,大學時代是大家從校園邁入社會最重要的準備期,畢業(yè)時恰逢國家向2035年遠景目標和建成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強國邁進的關鍵階段,“同學們能夠在這個偉大的歷史進程中擔當主力軍,一定要將最美好的年華投入到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當中。”

龔旗煌勉勵研究生做有理想有學問的實干家

“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”。圍繞這一主題,龔旗煌回顧了北大的歷史和傳統(tǒng),展望了北大當下的發(fā)展和使命,以及在扎根中國大地創(chuàng)建世界一流大學進程中,北大研究生教育的發(fā)展情況、秉持的目標和理念。

據(jù)介紹,北京大學研究生教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初。1917年,北京大學成立研究所,開始招收研究生,為黨和國家事業(yè)發(fā)展培養(yǎng)造就了大批高層次人才;1984年,北京大學研究生院正式成立;2004年北大率先改革博士學制,全面推行4年制博士。近年來,北京大學研究生教育堅持以學生成長成才為中心,已經構筑起“過程管理—培養(yǎng)成效—高水平導師隊伍—招生計劃投入”相互聯(lián)系的研究生教育正向反饋機制,進入以質量文化為核心的內涵式發(fā)展階段。

研究生階段與本科生階段的教育目標顯然不同。龔旗煌指出,研究生教育的目標是培養(yǎng)高層次創(chuàng)新型人才,不管大家將來是繼續(xù)走學術的道路,還是到各行各業(yè)建功立業(yè),在研究生培養(yǎng)階段,都要以學業(yè)為本分,堅守學術誠信,追求真理、追求卓越,希望研究生能堅持愛國奉獻,并不斷求真創(chuàng)新,身體力行。

最后,龔旗煌表示,希望大家在北大傳統(tǒng)和精神滋養(yǎng)下,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、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(lián)系在一起,扎根人民,奉獻國家;珍惜這個偉大時代,做新時代的奮斗者;珍惜大好學習時光,求真學問,練真本領;努力成為有理想、有學問、有才干的實干家。

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163.com/dy/article/HG9VR6280512D3VJ.html
江蘇蘇訊網客服:025-86163400
【責任編輯:陸超】

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江蘇蘇訊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本網按規(guī)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,請致電025-86163400 ,聯(lián)系郵箱:724922822@qq.com。

圖片新聞
熱點資訊
熱點聚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