厚植法治理念 夯實強國法治基石
《韓非子》中說到:釋法術而任心治,堯不能正一國;去規(guī)矩而妄意度,奚仲不能成一輪。這句話充分證明,在古代,法律、規(guī)矩意識就已經成為共同的價值追求,無論是大到國家治理,還是小到生活瑣事,法律規(guī)則成為基本準則,如今,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道路上不斷前行,雖有波折,但也穩(wěn)步前行。
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,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離不開法治。因此,如何構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,是需要我們基層干部多思,多想的一個課題。這不僅關乎基層干部工作開展的順利與否,更重要的是,這與民生息息相關,所以,法治建設必須受到重視。
有法可依,人無法則廢,國無法則亂。法治,是一個國家運行的基礎,只有建立了完善的社會主義法制體系,才能保障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順利推進。作為一名基層干部,我們不僅要將法治建設的課題擺在案頭,最重要的是如何讓法治貼近民生。首先要做到深入基層,只有在面對群眾的第一線進行調研,從群眾中搜集問題,了解最真實的社會現狀,才能制定貼合實際的法律法規(guī);其次,要吸收借鑒其他地區(qū)的優(yōu)秀經驗,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,取長補短,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制體系;最后,法律條文應當與時俱進,在一定的時限內進行調整,以符合不斷變化發(fā)展的社會現狀以及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。
有法必依,國不可無法,有法而不善,與無法等。有法必依,是構建法治強國的核心內涵。這就要求政府部門需要在社會各界廣泛宣傳法治的意義,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,只有讓人民群眾知道法律不僅是懲罰犯罪分子的鍘刀,也是保護自身安全的盾牌,才能讓群眾主動依法守法,從而做到社會共治共建。同時執(zhí)法者必須秉公執(zhí)法,嚴肅執(zhí)法,主動維護法律尊嚴,對于犯罪分子依法嚴懲,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。
構建法治強國,需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。德治是法治的基礎,法治與德治互為補充。法律不是全能的,有很多問題單純依靠法律條文是無法解決的,這就需要依靠人性的道德光輝解決問題。除了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法制體系,也需要不斷強化社會大眾的基本道德素質。我國有著五千年的優(yōu)秀文化傳承,無數圣人模范是我們最大的財富,通過不斷弘揚優(yōu)秀的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美德,例如孔子學院,詩詞大會等,不斷強化公民道德,提升文化軟實力,重拾民族自信,拒絕崇洋媚外,從而做到德位相配,促進社會和諧發(fā)展。
有法可依,讓社會的發(fā)展有路徑可循;有法必依,讓社會的進步得到了制度的保障;最后,通過法治與德治的結合發(fā)展,讓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石得以夯實。(文/郭靜)
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江蘇蘇訊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本網按規(guī)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,請致電025-86163400 ,聯系郵箱:724922822@qq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