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注民生 服務社會 發(fā)掘真相 傳播價值 感謝您瀏覽江蘇蘇訊網。 歡迎投稿:郵箱724922822@qq.com 客服電話:025-86163400 18061633398

《瞭望》刊發(fā)文章:在線教育“虛火”有多旺

在線教育“虛火”有多旺
2021-02-01 09:15 來源: 編輯:搜狐 瀏覽量:0

隨著課外培訓方式由線下轉到線上,市場需求顯著增長,各路融資不斷入場,在線教育“發(fā)起了高燒”。記者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在線教育“流量”倍增,資歷造假、卷錢跑路、隱私泄露、販賣焦慮等怪象頻出。

怪象一,打著“名師、名校、名牌”旗號,教師實際素質參差不齊。

為了吸引用戶,一些機構“包裝”、美化教師履歷,甚至造假。“學校不好就突出經驗,經驗不足就說成績好,沒有教師經歷就編些榮譽稱號。”曾在某家教輔導平臺做過2年專職代課教師的張蕓說。

怪象二,低價營銷、超期繳費換優(yōu)惠等激勵舉措頻出,一些機構爆雷跑路。

國家明確要求,面向中小學生的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。但一些機構通過打折、返現(xiàn)、優(yōu)惠等方式,誘導家長超期繳費。低價營銷、超期繳費等營銷策略表明在線教育機構對資金的依賴度較高,可能存在較大風險。近年來,在線教育領域明星企業(yè)“學霸君”宣布倒閉,優(yōu)勝教育承認公司資金鏈斷裂,已在多地開展補償。

怪象三,大數據運用下的“定制服務”“個性化教育”成賣點,用戶隱私、數據安全成隱患。

不少在線教育機構宣稱能依靠人工智能精準匹配師生,通過捕捉微表情等信息為學生畫像從而實現(xiàn)個性化教學等,但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起到實質作用,反而存在隱私泄露隱患。

怪象四,販賣焦慮、電話轟炸,在獲客上下足功夫,實際教學效果堪憂。

“你不來補課,我們就培養(yǎng)你孩子的競爭者!”“今天補習不努力,明天努力找工作!”一些廣告?zhèn)鬟f出“激進式”價值觀,加重家長和學生的焦慮。電話推銷的營銷手段讓家長不勝其煩。

諸多怪象頻現(xiàn),在線教育仍存野蠻生長隱憂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等受訪專家認為,監(jiān)管部門需要對資本、在線教育平臺和渠道代理商、廣告商等產業(yè)鏈上下游主體企業(yè)實行即時監(jiān)督,對違規(guī)違法行為及早發(fā)現(xiàn)、及時處理,避免機構用戶被轉嫁風險。

教育部門應強化日常監(jiān)管,切實抓好備案審查工作,嚴格把好入口關。動態(tài)更新黑白名單,建立監(jiān)督舉報平臺,多渠道曝光違法違規(guī)行為,引導規(guī)范經營。

要完善對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使用的監(jiān)管。受訪專家建議,建立完善教育技術產品和服務的相關標準,規(guī)范在線教育應用場景,確保在線教育機構用戶隱私不受侵犯。

在線只是手段,核心還是育人。對在線教育機構而言,守住教學課程的品質底線,才是贏得長遠發(fā)展的關鍵。(采寫記者:李松 陳燕 魏雨虹)(完)

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sohu.com/a/447636727_267106?scm=0.0.0.0&spm=smpc.ch25.top-news-2.1.1612141537836pkQJUa3
江蘇蘇訊網客服:025-86163400
【責任編輯:陸超】

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江蘇蘇訊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本網按規(guī)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,請致電025-86163400 ,聯(lián)系郵箱:724922822@qq.com。

圖片新聞
熱點資訊
熱點聚焦